健康科普

您的位置: 首页 健康科普科普文章详细

【普及精神卫生法 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】“疫路同行”—上班族篇

发布时间:2023-02-27 08:44 本文来源: 医院管理员

     “疫路同行”上班族篇

案例

李女士,25岁,某企业职员,疫情闭环管理期结束,即将回公司上班。自疫情爆发以来,随时关注新闻媒体发布的疫情报道,非常担心上班途中,上班后因防护不到位自己会被感染,出现恐慌、焦虑、紧张、失眠等症状。


上班族容易出现这些心理问题:

1、 疫情闭环管理期,一直待在家中,解封后接到公司通知让按时上班,现实的生活压力让我没有勇气辞职,我好恐慌,该怎么办?

答:很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。例如做好防护医务人员面对被感染的病人,就不会被感染;所以做好上班期间、上班途中的自我防护非常重要。建议阅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《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》,这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控自我防护方面的知识。另外,注意测量体温,若体温超过37.2℃,就在家观察休息,必要时到医院就诊。

2、 上班路上,我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还要乘坐电梯,我很担心会被感染,我该做好哪些防护?

答:出门首先要正确佩戴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,如果条件允许,建议您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可以步行、骑行或是乘坐私家车上下班。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请务必全程佩戴口罩,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,减少和他人的接触。下车后用流动水洗手,用消毒剂消毒。按电梯时可以用面巾纸或消毒纸巾隔开电梯按钮。做好以上这些注意事项,就不用太担心了。

3、 在办公区,我和我同事怎么做才能更好有效防护?

答: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,建议每日通风3次,每次20-30分钟,通风时注意保暖。人与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,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。保持勤洗手、多饮水,坚持在进食前、如厕后按照七步洗手法严格洗手。接待外来人员是双方佩戴口罩。必须要参加的会议,建议佩戴口罩,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。须佩戴口罩出行,避开密集人群,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滞留。采用分餐进食,避免人员密集。

4、 下班回家后,我的口罩、手机、衣服是不是会沾染病毒?该怎么处理呢?

答:下班回家后,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。可将使用后的口罩放到指定垃圾桶内。手机和钥匙可使用75%酒精擦拭。衣服脱下挂在阳台通风处。

5、 因害怕被感染,工作效率低,担心领导和同事对我有意见,怎么办?

答:可以与你的同事多交流,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,相信在目前这种特殊情况下,他们会理解你的担心和焦虑。另外,随着疫情好转,相信你慢慢会恢复到之前正常的工作状态。

6、 上班后,因担心被感染,出现失眠,甚至噩梦,怎么办?

答:给你提供一些有助于入睡的方法:(1)睡前两小时拒绝所有电子产品。(2)睡前看枯燥乏味的书籍(为了唤起瞌睡)或打坐调息。(3)一定要有睡意才上床,否则继续第2步。(4)如果途中醒来,让自己平静地躺在床上休息,不要刻意去想事情,要不要强迫自己再次入睡。(5)早上定时起床。(6)中午尽量不午睡。

噩梦的发生与你目前的高压状态有关,反复做噩梦是你自身焦虑的一种反应,可以把你的梦和亲人朋友诉说,可以尝试让自己放松一些,通过看书、听音乐、运动、倾诉等方式减少焦虑情绪,这种噩梦就会逐渐减少。

7、 自从上班后,为什么我看到新闻上患者有什么症状,我的身体就会出现类似的反应?

答:这是在焦虑状态下常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,是自我暗示所导致的身体反应。建议你适度关注疫情信息,减少信息过载带给自己的恐慌,适当做一些放松的娱乐活动,可以借助运动、娱乐、与家人朋友沟通或心理咨询等方式疏导不良情绪,保持心身平衡。

8、 自从上班后,只要双手触摸了东西,就会控制不住的想洗手,即使知道有些东西并没有沾染病毒,仍然会控制不住,怎么办?

答:这是一种带有强迫特点的行为模式,也是焦虑的一种表现。可以尝试注意力转移及认知改善的方式。(1)注意力转移,顾名思义就是当又要做“强迫行为”时,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去做其他的事情,可以是运动、写字、画画、听音乐等任何让你感觉到愉悦的事情。(2)认知层面改变可以采用自我辩论法,如分别列举自己被感染以及不会被感染的证据和可能性,进而分析探索,从而减少强迫行为;可以与不合理的想法进行对话,试着思考这些问题:可怕的事真的会发生吗?我是不是太绝对化了?

9、 为什么音乐听了,运动也做了,还是不能缓解我的紧张和压力?

答:要达到缓解紧张和压力,音乐要这样听—选一首最喜欢的,反复专注地听,一定要专注!先听细节,熟悉后,听的同时去关注你的内心感受,之后再去觉察你身体的变化,如果能达到余音绕梁,效果就出来了。运动要这样做—在身体能适应的范围内尽可能剧烈运动,时间为每次30-40分钟,强度为出汗,频度为一周3-4次。

10、 还有其他缓解紧张的方法吗?

答:你可以试一试:(1)把担心或紧张的事情说出来或写下来。(2)专注地做你感兴趣的事情。(3)空闲时发发呆或做做“白日梦”。(4)打开你的视、听、嗅、味、触觉去“神游”一趟。

(桂林市心理医院 何雪雪)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【普及精神卫生法    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】“疫路同行”—上班族篇
网站纠错